紅網益陽12月18日訊(通訊員 一米 記者 劉怡斌)12月14日—17日,2013’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高級研修班在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成功舉行。研修班主要採用專題講座、理論學習、經驗介紹、考察交流、專題研討、作品展示等多種形式,圍繞“傳統技藝與現代產品”的研修主題,就傳承人在非遺生產性保護中的作用、傳統手工藝的傳承與創新、中室內設計國工藝美術與現代設計等方面展開內容豐富的研修、交流。
  參加研修班的學員掌握著湘繡、花瑤挑花、寶慶竹刻、土家族織錦、苗族銀飾鍛制、瀏陽花炮製作、侗錦織造、土家族弔腳樓營造、長G2000沙窯銅官陶瓷燒制、棕編(長沙棕葉編)、湘西竹編、菊花石雕等12個非遺項目的技藝精華。研修班期間,省文化廳副廳長孟慶善等領導前往研修班現場指導。
  研修期間,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家、南京大學教授徐藝乙,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李硯祖,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藝術研究院工藝美術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孫建君分別為情趣用品做了精彩的主題講座。學員們由此更系統深入地掌握了非遺傳承、保護的基本內涵、政策法規,對傳統手工藝如何傳承與創新、傳統手工藝在現代社會的生存與發展之道等有了更具體可行的思路、舉措,更加堅定了守望傳統,積極傳承、創新發展的信心。
  研修班17位學員就《非室內設計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與生產性保護》和《傳統手工藝的傳承與創新》主題展開了深入討論。長沙瀏陽市花炮行業總會負責人鐘自奇、菊花石雕傳承人王柱林、“再紅”湘繡有限公司負責人江再紅、寶慶竹刻傳承人張宗凡等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先後發言。
  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民間工藝美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南京大學教授徐藝乙認為,在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和保護工作中,必須清楚區分生產性保護和產業開發,真正做到對非遺的傳承和保護。他還強調,企業在進行生產研發之間要多進行市場調查,通過市場來修正莊臣產業計劃。
  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副院長陳鴻俊簡要介紹了學院近年來成體系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具體做法。他說,“將傳統工藝美術大師請到學校,就是對大師和傳統技藝最好的傳承和保護”。他希望,加強學院和大師之間的聯動,將更多的大師請進學校,推動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相結合,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保護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17日下午,研修班傳承人作品創意交流活動在該院舉行。活動現場展出了湘繡、花瑤挑花、土家織錦、侗錦、棕編、苗族銀飾、湘西竹編等各具特色的民間工藝品,代表了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文化瑰寶,吸引了眾多師生駐足觀賞學習。
  古樸的土家織錦織機和侗錦織機立在場地中央,尤其引人註目。劉代娥和粟田梅兩位傳承人坐在織機上,同台獻藝。兩人腳踩踏板,飛梭走線,精美的圖案以及其巧奪天工的手工紡織技術讓觀眾不時發出陣陣驚嘆。兩位大師還互換織機,帶著疑問,帶著好奇,切磋技藝。
  劉愛雲大師的湘繡表演再次亮相學院,不僅得到了自己學生的助陣支持,也引來了大批湘繡愛好者的觀摩學習。另一名湘繡大師柳建新的身旁也圍滿了師生,大家就自己感興趣的問題紛紛發表提問,柳大師非常高興地與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經驗。  (原標題:湖南舉辦非遺生產性保護高級研修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zt97ztrra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